北京赛车

精彩回看 | 卓越育人大讲堂(第12讲、第13讲)顺利举行


4月26日下午13:30,由北京赛车 研究生教育团队主办,北京赛车 工会、青年教师联谊会以及北京赛车 研究生学术部协办的卓越育人大讲堂系列活动第12讲、第13讲在北京赛车 159会议室顺利举行。本期大讲堂邀请了国家奖学金获得者2019级博士研究生张聪和周海倩分享科研成果与学习经验,同时还有幸邀请到陈立侨、殷东敏两位教授分享科研成果和导学心得。两场讲座由李增娇老师主持,21位同学踊跃参与。

认真听大讲堂的同学们

第12讲中,张聪博士首先向我们分享了“GABA对中华鳌绒蟹适应低氧的调控作用”的研究。从河蟹养殖面临的重要制约因素——低氧出发,以先天耐受低氧的水生动物的调节机制作为切入点,开启了γ-氨基丁酸(GABA)对中华鳌绒蟹生长的表型到机制的影响的一系列研究,从而揭示了GABA通过发挥代谢调节和神经保护作用提高中华鳌绒蟹低氧耐受能力。紧接着,张聪博士向我们分享了他在学习、科研以及生活中的心得体会。他认为,在科研中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非常重要。先积极发现问题、独立思考,再和同学交流探讨、解决问题,最后才是向老师请教问题。他还恳切地劝诫大家,可以爱钻研,而不是“爱钻牛角尖”,否则将可能忽视问题本身的价值,走进死胡同。最后,他提出:“提高统筹协调能力、办事效率和抗压能力是顺利完成科研、取得成功的关键!

张聪博士向大家分享心得体会

紧接着陈立侨教授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大食物观”作为开场,郑重地向我们讲述了我国农产品进口现状和水产养殖的发展史以及我国水产养殖面临的危机。陈教授指出:“我国水产研究需要不断在理论上和技术上取得突破与发展。”随后,陈教授简单介绍了“水生动物营养与环境健康”实验室,并且分享了课题组针对水产动物养殖已取得的多项成果。最后陈教授提出中肯的建议:“大学生应该多关心时事,明白民生所需和市场趋势,不能单凭兴趣和爱好自由探索。因为整体性的、系统性的大成果往往都是诞生于有组织的研究中。”

陈立侨教授向大家介绍“大食物”观

短暂休息后,第13讲开始,殷东敏教授为我们分享“神经可塑性和神经保护:从机制到转化”,并指出乙酰化修饰在神经可塑性中的调节作用。同时,殷教授还对其实验室的科研成果进行了简单介绍。最后他总结到:“研究的目的与思路应该始于重要问题的探索与解决,要立足于研究成果的可及性,同时还需要多学科之间交叉合作、触类旁通。” 

殷东敏教授向大家分享课题组成果

紧随其后的是周海倩博士,她为我们讲解了“mRNA乙酰化调节神经可塑性”的研究工作,并分享了她的科研心得。周海倩博士的有趣研究,巧妙揭示了mRNA的乙酰化修饰在饥饿状态下对嗅觉能力增强的调节机制及其在中枢神经系统可塑性和学习记忆中的作用。周海倩博士优异成果的取得离不开其扎实的基础知识、极强的行动力和高度的专注力。她提到,想要在科研的道路上走得顺利与长远,离不开与导师主动积极的沟通,同时还需要虚心求教,要保持科研追求的纯粹性与热爱,要以解决实际科学问题作为根本研究目的。

周海倩博士向大家分享研究课题

本期卓越育人大讲堂精彩两连讲,帮助同学们从师生视角对科研学习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不仅给大家介绍了水产养殖和神经可塑性两个不同方向优异科研项目,也给我们带来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希望未来同学们能将此次收获应用于科研学习和日常生活中,保持对科研的热爱与纯粹,为解决更多科学问题出谋划策!